分享
张津剑:信号与噪声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张津剑:信号与噪声
《信号与噪声》,作者纳特·西尔弗,是一位预测高手。书名里的信号指的是真相,噪声指的是掩盖真相的虚假信息,这本书主要说的是怎么从虚假信息中分辨出真相,提高预测的准确性。
人们每天都在预测未来,不管是天气预报还是买卖股票,都要在一大堆冗余的信息里,找到那些最重要的一点点信号。做投资也一样,需要在噪声中寻找信号。投资人张津剑的研究方法,他的这个方法,其实就是要穿透布满噪音的表象,找到问题本质。
张津剑的研究方法,来源于他求学时的经历。他花了7年时间研究一件事:什么是信号,什么是噪声。具体来说就是,怎么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去除噪声的“滤波器”,接收到那个代表真相的信号。这段研究经历让他获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,能迁移到投资中,比如,有一条是:
信号是找相同,只有噪声才是找不同。
什么意思呢?假如你在学习一个新东西时,发现它变得越来越难、越来越细分了,你可能找到噪声了,噪声通常都是随机且不同的。
如果你发现,学习这个新东西的过程越来越简单,你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共性,这时候,你找到了真正的信号。
拿张津剑为例,他刚开始做投资时,不知道该怎么做,就去看行业报告,把报告里的行业信息分类成不同的参数,比如供应链、需求端、渠道端等。他看的报告越多,对行业的了解越多,这些参数也从五个变成了五十几个。
张津剑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出了问题,这些参数并不是信号,而是噪声。后来他花了两年时间研究,才找到了自己做投资的第一个信号:
人口结构
。有了这个信号,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跟很多投资人不一样。
比如,对于“外卖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崛起”,很多人的分析说的都是科技结构带来的影响,比如小额支付的兴起,手机渗透率提高等等。但张津剑发现,
日本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,外卖也崛起得很厉害,科技结构论无法解释这个现象。但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,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,在日本外卖崛起的同一时期,独居和两口之家的家庭比例上升了9.8%。
如果你经常点外卖,可以想一下,你是不是自己吃饭或者跟伴侣吃饭的时候,才会想点外卖。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,其实不太愿意点外卖的。张津剑说,
很多时候,那些看上去像是科技带来的革命,其实很可能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日本外卖的兴起,就跟单身和丁克家庭的比例快速扩大有很大的关系。
经常有投资人很后悔,自己怎么就没有看到某家公司具备崛起的潜力,张津剑说,其实不是因为你没有看到那些象征崛起的信号,而是你身边有噪声源,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各种各样的噪声,当噪声和信号混在一起,其实是没有意义的。怎样才能识别出噪声和信号呢?张津剑有两个经验:第一,保持开放,对世界的变化保持敏感,你接收到的噪声越多,才有机会捕捉到更微小的变化;第二,信号不会某天突然来到你的门口,要长期保持对信号的观察和理解,能够捕捉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号。
关联阅读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pig4_Izpo0W6tUdAjc8zg